王建宙:與其減少運營商數量 不如徹底共享網絡

11月22日消息(岳明)在今天舉行的“2017新浪金麒麟論壇”,中國移動原董事長、中國上市公司協(xié)會會長王建宙針對電信行業(yè)的結構性改革暢談了自己的觀點。

王建宙表示,目前電信行業(yè)在供給側和需求側方面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面對著這種變化,電信行業(yè)內部必須要進行結構性的改革:第一,從硬件驅動到軟件驅動;第二,從網絡獨享到網絡共享;第三,擴大連接的內涵。

從硬件驅動到軟件驅動

熟悉電信行業(yè)的都知道,電信行業(yè)向來是以硬件來定義網絡的,網絡系統(tǒng)的軟件和硬件是耦合在一起的,這樣就很難為不同的行業(yè)、業(yè)務提供差異化服務,只能提供底層的管道。

如果單純從市值角度來看,互聯(lián)網公司已經遠遠地超過了電信行業(yè)。究其背后的原因無非有兩點:電信業(yè)發(fā)展速度趨緩以及資本開支太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從硬件驅動轉變?yōu)檐浖寗?,把網絡的軟件和硬件進行解耦,也就是網絡功能虛擬化,通過“切片”方式形成不同的網絡功能。

方向是很明確,但是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王建宙認為還是需要加快速度的。因為對電信運營商來說,要實現(xiàn)這種改變,就涉及到對過去的系統(tǒng)進行改造,這個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對電信設備制造業(yè)來說,依然是缺乏推動力。很有意思的是,互聯(lián)網公司對網絡軟件化表示出很大的興趣,比方說Facebook就成立了TIP,用軟件的方式來驅動網絡,節(jié)約成本。

王建宙認為,5G將會是一個轉折點,5G的網絡將會是以軟件來驅動,從經營的角度來說,運營商可以大規(guī)模地降低成本。

從網絡獨享到網絡共享

傳統(tǒng)的電信網絡是自然壟斷的典型代表,但壟斷的惡果是很明顯的,發(fā)展緩慢、供應短缺、價格高昂。

以固定電話為例,在其問世的100年時間里,普及率依然是非常低,特別是在發(fā)展中國家農村地區(qū),很多人100年后連電話都沒有見過。所以,在移動通信問世以后,就完全采取了新的方法,鼓勵競爭,很多國家通過頻率的拍賣,實現(xiàn)了多運營商經營,改變了原來壟斷的情況。比如,印度最多的時候發(fā)了14個牌照,有14個運營商。

競爭的效果也是明顯的,解決了以前壟斷時期存在的所有提出的問題。最最明顯的效果就是移動電話不到30年,全球移動用戶總數超過了70億,達到了平均每人一部手機??梢哉f,競爭改變了移動通信的世界,但目前網絡的情況又發(fā)生了變化:

一是網絡的規(guī)模不斷地擴大,重復建設嚴重,每個網絡都是耗資非常大的網絡;二是運營商出現(xiàn)了同質化,運營商的網絡和服務越來越同質化;三是5G以后需要使用大量的頻率,特別是們毫米波資源,這就需要運營商新增大量的基站,成本就更高了。

要解決目前競爭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實際上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是減少運營商的數量,運營商整合的浪潮目前在印度、英國等市場都在出現(xiàn),但各國的監(jiān)管部門對合并非常小心,因為擔心可能出現(xiàn)競爭減少的問題;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共享網絡,通過共享頻率、共享基站,甚至共享整個網絡系統(tǒng),這種方式既不會削弱競爭,也可以實現(xiàn)差異化競爭,而且也能有效地降低網絡建設成本。

擴大連接的內涵

在王建宙看來,運營商就是做連接的,但連接的內涵現(xiàn)在已經改變了,現(xiàn)在國內外的電信運營商都在考慮,在整個移動通信發(fā)展增幅放緩的情況下,運營商如何來回報投資者,如何來尋找新的增長點。目前來說有三條路:第一,深度進入互聯(lián)網應用和內容,比較典型的是美國的AT&T收購時代華納,Verizon收購了雅虎;第二條路是進入制造業(yè),最典型的就是日本軟銀收購了英國ARM。

無論是互聯(lián)網服務還是制造業(yè),都是可以探索的,因為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公司正在進入各行各業(yè),包括了網絡連接,手機制造商也在進入各種應用,建立了自己的應用商店。作為電信運營商來說也要積極來開拓。“但我覺得對電信運營商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第三條路,要繼續(xù)在連接的領域來進行探索,這是運營商的本行。”

在他看來,要從外延和內涵兩個角度來看待。從外延來看,已經從原來的人與人,到了人與物,物與物,連接的數量可能是百倍甚至是千倍的提升;從內涵角度來看,以前所提供的語音、短信、互聯(lián)網接入、專線都是端到端的連接,但現(xiàn)在內涵擴大了,變成了端到云的連接,電信運營商要努力變化,成為云服務主要的提供者。

在云服務領域,競爭是很激烈的,不但云服務運營商可以參與,設備制造商也可以參與,軟件提供商也可以參與,目前市場的領先者是Amazon、微軟和阿里云等;但運營商有自己的優(yōu)勢,有大量的傳輸資源、光纖資源和數據中心。國內運營商可以利用優(yōu)勢,除了基礎設施之外,還要改變過去過于依賴外包的模式,“連我們的營業(yè)員、客服人員都必須具備云計算的服務和技能。”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1-22
王建宙:與其減少運營商數量 不如徹底共享網絡
王建宙:與其減少運營商數量 不如徹底共享網絡,C114訊 11月22日消息(岳明)在今天舉行的2017新浪金麒麟論壇,中國移動原董事長、中國上市公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