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作為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一直是我國優(yōu)先發(fā)展的行業(yè)。自2012年,深度學習算法在語音和視覺識別上實現突破,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逐漸開始。
億歐智庫通過長期以來對教育產業(yè)和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理解,與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教育培訓機構、技術服務公司、投資機構與學校的管理者進行深度訪談,充分結合行業(yè)專家和意見領袖對于人工智能+教育的認知與理解,發(fā)布了《2018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產業(yè)研究報告》。
下文選取了報告中的部分內容進行呈現,欲了解更多,歡迎下載原版報告進行閱讀。
Chapter 1.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產業(yè)發(fā)展綜述
“人工智能+教育”英文縮略詞為AIED(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指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產業(yè)。教育工作從主體上可以分為教育機構(教育機構包括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教師和學生,此篇報告就人工智能對這三方面工作的替代和輔助進行了研究分析。
在政策、消費升級和技術的驅動下,AIED領域公司發(fā)展迅速。據億歐智庫統(tǒng)計,2012至2017年,我國AIED領域相關企業(yè)的融資額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尤其從2015年開始爆發(fā)式增長,2017年AIED領域融資額達42.17億元。目前,大部分AIED公司處于發(fā)展初期階段,82.6%融資輪次在B輪及B輪以前。
Chapter 2.AI對教育工作中三大主體工作的替代和輔助
教育流程中的主體包括負責運營和管理工作的教育機構、負責教學的教師和負責學習的學生。億歐智庫綜合分析了市場上的AIED公司和產品,梳理出這三大主體的主要工作內容,以及賦能這些教育工作的AIED產品類型。
目前,市場上的AIED產品主要是對教師工作的輔助的替代,釋放了教師大量時間和精力,實現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及輔導,同時緩解了學生個性化教學需求與教師時間相對有限之間的矛盾,實現了學生的自適應學習。
從市場中已知的AIED產品來看,主要分為五類:英語語音測評、智能批改+習題推薦、分級閱讀、教育機器人、智能陪練。此外還有智能學情分析、智能情緒識別等。目前專門做智能學情分析的公司較少,主要是滲透在以上五類產品中,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分析并反饋。而智能情緒識別類的產品主要是教育培訓機構與技術公司合作研發(fā),已進入商業(yè)化使用的產品較少。
其中,英語口語學習與測評,是我國英語教育事業(y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中高考改革方案日益重視對學生英語口語的評測,反向促進了國內英語口語學習的市場需求,AI在該領域的應用也大量出現。為了學習和測評英語口語的語音語調標準度、口語流利度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開發(fā),市場上出現兩類“英語語音測評”的AIED產品:智能口語考試系統(tǒng)和AI口語老師。
英語語音測評類型的AIED產品主要替代了教師對學生的口語陪練、口語考試測評及評分統(tǒng)計等相關工作,通過機器輔助教學,極大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同時實現了口語自適應學習。受口語發(fā)音本身的不確定性和語音采集的設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英語語音測評結果會出現一定的偏差,但總體結果相對準確。目前該類產品相對不足之處主要在于口語反饋的結果只針對了單詞發(fā)音準確度、是否有錯讀漏讀等情況,互動性也有待提高。
Chapter 3.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應用的趨勢和挑戰(zhàn)
億歐智庫從資本市場、產品布局、教育機構發(fā)展三個方向分析了AIED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從資本市場來看,AIED項目投資熱度高漲,深受資本市場青睞。據億歐智庫統(tǒng)計,2012-2017年,我國AIED融資額總體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其中學生任務類的To C產品增長最為迅速。在產品布局上,目前眾多教育培訓機構通過收購、戰(zhàn)略合作、建立專門的技術研發(fā)部門等方式紛紛布局AIED產品,以爭取先入優(yōu)勢,占領AIED的市場份額。億歐智庫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教育培訓機構布局AIED領域的產品研發(fā)。此外,對于教師來說,能夠與人工智能系統(tǒng)配合、分析智能系統(tǒng)的數據報告、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路徑的技能顯得愈發(fā)重要,學生的學習心理方面的輔導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同時,AIED領域的發(fā)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與金融、醫(yī)療等領域不同,教育過程本身就是十分復雜的,每個學生的接受程度、學習速度、擅長學科和領域都不同,人工智能要解決的是“千人千面”的問題。在這樣的高要求下,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數據積累和高精尖的復合型人才,同時,目前AIED領域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不足,這些都是AIED目前亟待解決的挑戰(zhàn)和問題。
本文僅對報告進行了部分內容的呈現,更多內容可下載原版報告,全面了解本報告研究分析內容。下載鏈接:《2018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產業(yè)研究報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