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討論“第三空間”?luckin coffee已經上演無人配送了

前段時間,新晉網紅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把星巴克給告了,稱星巴克在物業(yè)入場上簽排他協(xié)議,還逼迫供應商站隊。當時一些媒體就說風涼話,稱luckin coffee這是碰瓷式營銷,想借著星巴克上位。甚至還有一些專業(yè)咖啡人士或消費者,拿星巴克咖啡的口味說事,認為星巴克做的是人的咖啡的生意,剛剛宣布退休的星巴克創(chuàng)始人舒爾茨提出的“第三空間”等種種理由,于是草草得出結論:luckin coffee干不過星巴克。

其實,如果順著星巴克的經營邏輯去考量luckin coffee的模式,并去對比品評一番,就犯了一個大錯誤,因為兩家玩的就不是一種。luckin coffee對標星巴克這回事所暴露出的這一點,或許恰恰是美中不足的一點,并沒有把新零售咖啡的故事講出來,還招來了一群挑剔的人的白眼。道理很簡單,你還在跟人家討論星巴克“第三空間”,其實咖啡市場早就變天了。

還在討論“第三空間”?luckin coffee已經上演無人配送了

luckin coffee試水無人配送,這才是正確的打開姿勢

前不久,luckin coffee搞了一個黑科技的事件:6月12日,luckin coffee無人配送車突然出現(xiàn)在了北京工業(yè)大學,并完成了咖啡配送試驗。用無人配送車送咖啡,這才是新零售咖啡的正確打開姿勢。印象中,無人車配送技術是可以和自動駕駛比肩的黑科技,京東、百度、阿里等操作過,往往無人配送車一亮相,就會吸引廣泛的關注。

luckin coffee對外說,無人車配送產品,這在咖啡行業(yè)應用尚屬首次,本次試驗再次升級并重新定義了咖啡新零售。確實是這樣,你想一想,星巴克會干這種事嗎?顯然不會!他們還在講“第三空間”的故事,吸引更多的用戶去門店里,享受所謂商務、社交的體驗。

當然,用無人車配送咖啡的事,明白人清楚,多少有一些事件營銷的成分,畢竟無人車配送本身還沒有到達可以商用的階段,存在技術、政策層面等一大堆的問題,不可能直接把滿大街的快遞員給取代了。但這并不妨礙luckin coffee彰顯新零售咖啡的打法。

從整個流程上看,luckin coffee當然不會自己去研發(fā)無人配送車,所以與“真機小黃馬”合作,用戶發(fā)出訂單后,門店迅速完成咖啡制作,店員將兩杯咖啡放入無人配送車的貨倉,點擊app上的“出發(fā)”按鈕,無人車就開啟配送行程了。通過車內置的激光雷達、GPS導航等技術,一路智能躲避路上行人,翻越障礙物,最終將咖啡送達了指定地點,用時7分鐘。配送車到位后,用戶手機會收到提醒信息,點擊后就能開啟艙門,取走咖啡。

無人配送車多智能、多牛逼,怎么翻山越嶺,爬坡上下樓,這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關鍵是,luckin coffee通過這一事件體現(xiàn)出了向年輕人新消費觀念和習慣的“靠攏”,讓那些咋呼著跟星巴克對比的人可以閉嘴了。

還在討論“第三空間”?luckin coffee已經上演無人配送了

盒馬、小紅書做的都是年輕人的生意,luckin coffee也如此

除了luckin coffee,我們可能對這一兩年突然爆紅的拼多多、小紅書、盒馬鮮生不陌生,每一家都曾經是新生面孔。拼多多用了三年的時間,發(fā)展了3億用戶,做了千億元的GMV,但剛冒出來時,天貓、京東早已經壟斷電商市場了,從來沒人相信它會成為黑馬。用拼多多創(chuàng)始人黃崢的話說,是新電商和“貨找人”的模式成就了拼多多;再有小紅書玩的是內容社區(qū)+電商,解決的是年輕消費者購物的痛點;盒馬鮮生更不用說了,你會拿周邊的家樂福、沃爾瑪、永輝超市與盒馬鮮生對比嗎?

顯然不會,面向的人群不同,賽道不同,就連產品形態(tài)都不是一樣的。luckin coffee身上有著同樣的氣質。今年5月8日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1-4月的試營業(yè)期間,luckin coffee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13個城市布局525家店,賣出了500萬杯咖啡,這距離1月1日開始試營業(yè),僅僅過去了4個月的時間。

luckin coffee憑什么這么囂張?不懂行的人會說,這是燒錢模式,是2VC的模式。但懂行的人明白,我們正進入一個新消費時代,總拿老掉牙的“第三空間”理念來綁架新零售咖啡,你好意思嗎?luckin coffee看到了傳統(tǒng)咖啡對年輕人群消費正喪失話語權,到店模式的“社交+咖啡”只是一種消費場景,并不是全部。

拿場景來說,luckin coffee要做的是無限場景,這與盒馬的近場景消費、京東的無界場景等是類似的概念,因為年輕人產生咖啡消費的需求場景發(fā)生變化了。你非要倒逼著所有用戶悠閑地坐到咖啡門店里,就等于放棄了部分年輕人的生意。luckin coffee專門設置了旗艦店、悠享店、快取店、廚房店四種門店形態(tài),滿足用戶線下空間、快速自提、30分鐘內送達,還把營銷的場景擴展到了健身房、學校等場所,玩的是“跟著年輕人走”的節(jié)奏。

而且在營銷推廣模式上,luckin coffee不像星巴克那樣四平八穩(wěn),更不像傳統(tǒng)咖啡品牌那樣官方范兒十足,而是放下身段,用年輕人習慣的時尚玩法、優(yōu)惠激勵、社交裂變的方式,與他們對話。“買二贈一”、“你幫拉一個新用戶就贈你1杯”、找湯唯和張震代言……這些手段處處都洋溢著多巴胺、腎上腺素的氣息。所以,luckin coffee剛一冒出來,就有一幫年輕用戶在朋友圈曬和秀,硬生生地給捧出來了“小藍杯”這樣的藝名。

還在討論“第三空間”?luckin coffee已經上演無人配送了

不要再討論“第三空間”了,因為已經過時了

這些其實都年輕人消費方式改變所帶來的新機會。而且現(xiàn)在的消費市場,不同人群間的撕裂感特別明顯,千萬不要用中年人群的眼光來看待90后、00后的消費價值觀,用這樣的思維來做創(chuàng)新的產品,估計會死得很慘。

就拿咖啡口味這碼事來說,偶爾也會有人抱怨,luckin coffee的某某咖啡不如星巴克的好喝,說這句話的人肯定是星巴克咖啡的重度“患者”,只是更習慣星巴克的味道而已。我身邊一位朋友恰恰相反,覺得luckin coffee的口味非常適合她,每天都千篇一律地提前下單、門店自提,開心的不亦樂乎。退一步講,luckin coffee肯定也在不斷迭代自己的產品,由大師持續(xù)調配。在口味上,一棒子把人家打死的做法,是這個時代最愚蠢的思想。

最應該鄙視的是,星巴克為什么遲遲在外賣業(yè)務上猶豫不久,淺嘗輒止,因為看不到這一點,更不愿意向自己30年來的那份“傲驕”妥協(xié),直到今天還在講著30年前的“第三空間”的故事,殊不知,90后、00后年輕人的社交都搬到了網絡上,每天刷的是朋友圈、微博、陌陌、抖音。luckin coffee、盒馬鮮生、小紅書、拼多多在電商領域的突圍都表明了一點:認知很容易限制一家大企業(yè)的想象力,空杯心態(tài)在這個時代越來越重要了。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6-19
還在討論“第三空間”?luckin coffee已經上演無人配送了
前段時間,新晉網紅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把星巴克給告了,稱星巴克在物業(yè)入場上簽排他協(xié)議,還逼迫供應商站隊。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